close


很多鄉親常問我,法國菜好吃嗎?我總要很心虛地回答,不知道。這是真的。在巴黎,若不是有人請客,或是特別場合,其實我自己根本不會輕易踏進高「貴」的法國餐廳。雖然我也不能說是一個從不吃餐廳的人,但是我的確從來沒機會(和荷包)上那種有星星的館子,在對一個博大精深的料理文化,嚴重缺乏經驗的情況下,總覺得隨便評論法國菜好不好吃,是有失公允的。

還有很多人會問,怎麼樣,還是台灣菜(中國菜)厲害吧?一時之間,基於同樣的原因,我也覺得很難作答。

昨天上以前老同學家吃飯,得以認識了同學的房東,一位精通法文跟熱愛美食的翻譯人,同時也是我熱愛的美饌巴黎這本書作者的好友,加上同學本身也有來法國學料理的朋友,席間大家聊起了法國美食的種種,讓我大開眼界。回家後,我道聽塗說地跟小貓搬弄起了「世界廚師大賽」、「Alain啦、Pierre啦」種種名廚傳奇,讓最近跟我一樣寫論文寫到暗無天日的小貓,忽然嚥下口水大力拍了一下桌子說:「走!我請妳吃大餐去!」



 



我們上的這家館子當然也不是什麼有星星的餐廳。不過根據貓妹男友,熱愛烹飪美食,並還投資酒吧的踢阿喜表示,這家位於20區的餐廳,實在物美實惠,廚師搭出的一份35歐套餐,在4區絕對是60歐的價格,重點是,這裡的酒還支支精彩。(不過我們一路走去餐廳的路上,我都活在擔心錢包要被搶走的恐懼中,所以瞬間明白為什麼它可以開出35歐的價錢吸引大家遠道而來。)

我們八點進餐廳,根本連一個客人都還沒有。到的太早啦!還記得朋友們來巴黎玩時,最苦惱地就是這點,六點想吃晚飯了,但巴黎的餐廳根本還沒開始準備供餐呢!尤其是週末,餐廳更是越夜越美麗。一家有點樣子的餐廳,從點開胃酒、慢慢閒聊看菜單跟選配餐酒,等到了真的吃到菜的時候,通常是半到一個小時過去了(一餐飯吃五個小時更是家常便飯),因此對習慣吃飯要熱、快、準的台灣人來說,真的是不耐加無奈啊。

圖:嚴重手震下拍到的無人餐廳。我們十點半離開時,根本才開始高朋滿座。

 

土包子開洋葷似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吃的東西。這是我點的前菜,「東方風味的鴨胸片沙拉」。鄉親啊,這道菜是我當日最不愛。在法國菜裡我最愛鴨胸,到哪裡都要點鴨來吃,但是這道「東方風味」的鴨胸,吃起來好像乾又冷的鴨肉扁米粉湯喔!真的超像,大廚,你成功了,真的。

 



小貓的前菜是兔子冷肉醬。好吃。
  

小貓的主菜是豬肉。裡面有栗子、蘆筍及許多蔬菜,搭黑棗醬汁。可惡!這個菜又樂勝我的。

   

我的主菜是珠雞配茴香,淋上羊肚菇熬的醬汁。下面的茴香蔬菜泥真的很好吃。 

 


很多朋友嘗法國菜,總覺得又油又鹹,其實那是因為法國人吃飯很重視佐餐酒的緣故。有經驗的廚師、侍酒師、饕客,都很講究什麼菜配什麼酒,選上了奇妙的搭配,酒和菜便會相得益彰,倍加口齒留香。有的時候我在旁邊聽別人很認真地討論起這支酒如何搭配哪個菜、那道菜又如何引出這支酒的回味等等問題,讓一餐飯可以吃加滔滔不絕長達五個小時,便對法國人對吃飯喝酒這件事的熱情,佩服到不行。

(其實偷偷地說,法國菜對我來說真的是酒比菜精彩。(客曰:妳就淺了這個酒鬼) 

 


甜點,我的是巧克力慕思。

 


小貓點了法式小圓餅,裡頭的醬是檸檬哈密瓜打的雪泥,裝盤也很好看。美味!小貓一時失心瘋加點了匈牙利香甜酒來配甜點,好是好,只是一杯要12歐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太認真寫論文,失心瘋地犒賞自己的結果,是要連續吃一個月的泡麵。還好老闆後來還請我們嘗一杯他私藏的干邑酒,算是有小賺到嗎?

 

酒足飯飽,現在認真來說我覺得法國菜好不好吃。

當然是好吃。事實上我覺得每一種民族獨特的料理文化,都有其美味之處,也就是說,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我不覺得好吃的東西。(跟廢話一樣)。

至於法國美食是不是世界美食之最嘛,就有賴大家自己的口味和舌頭來判斷啦,但單就我皮毛的認識,我想法國美食之所以會被推崇備至(每年世界大賽跟日本輪流得冠軍)的原因,我想有很大部份要歸功於法國人對美食的尊重和熱愛,還有那份專注細節、耐心等待、講究氛圍的烹調習慣。在這個事事要求快速、多變、功利的時代,這份「慢」,難能可貴;在人人都談現代化、全球化的時代,這份全力呵護傳統烹調法跟食材、用心推廣美食文化的「心」,值得尊敬。

簡單來說,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是食神。

只要用心,關心一下今天自己吃的東西,是怎麼被製作、烹煮,可以佐什麼飲料、湯品,吃的時候真心「慢用」,體會一下食物的美味,共享的人情和氛圍,魯肉飯也可以是頂級享受,不一定真要花高價體驗法國料理才叫高級。

我的意思是說,在異鄉埋頭苦寫的時候,我時常流著口水想念的,不正是那樣的晚上嗎?在通化夜市從頭拼到尾。一口豬血糕、一口大腸包小腸、蔥抓餅撲鼻的熱氣、米粉湯的香味、最後來一碗雪花冰、一杯珍奶的享受。在擁擠的夜市裡席無暇暖、走走吃吃的爽快。

有的時候東西好吃,是因為吃的當下的心情、氣氛跟環境,還有一起吃的人。有的時候,也可能是因為有了更深的認識。因此,或許也不必然,哪裡的料理就一定要比較厲害。

吃這件事可以搞得很複雜、很繁冗、很知識份子、很奢華豪氣;但吃這件事也同時可以很簡單、很私人、很大智若愚、很寧靜致遠。

前幾天看新聞登出台北今年的餐廳評鑑。五星從缺、四星只有一家以法式料理作風聞名的亞都麗緻(我弟的外交特訓裡就包括上這家餐廳學吃法國菜和品酒,聽我說過的法國友人都睜大眼不敢相信地說,ha?pourquoi?)其實我倒覺得有沒有這種效法米其林的評鑑,來刺激或促進什麼台灣美食文化的進步,還在其次,不如從文化裡來培養一下這種享受生活的心。

有的時候在有形的數字組成的簡歷的背後,在這種幽微的樂趣裡,更能看見獨特的人心。一個人可以不只是由N大畢業、年薪百萬、28歲結婚這類事情組成的,也可以是由喜歡羊肚菇、會做炒米粉、熱愛白蘭地這些小事所組成的。而這種「人生是拿來活的」,對生活小事精緻化、藝術化的眼光追求,花不了大錢,存乎一顆心,或許才是法國料理文化背後值得我們反思的精神。

閒聊時間:
1、 推美饌巴黎這本書,連法國人看了書後附的酒單和翻譯表後都說「哇…!」
2、 為了免被罰款還是要加上這句「飲酒過量,有害健康」。其實按照這個標準,路上的法國人根本都酒精中毒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turnier 的頭像
    saturnier

    Le salon d'eliza

    satu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